跳到主要內容

最新消息

新聞發布|醫療文化展、研討會、老醫館走讀三位一體--嘉義市疫情之後很健康

112/05/07
170
在疫情之後,嘉義市秉持長期推動健康城市的理念,從今(112)年3月25日起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「《咱來看醫生》-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」可以看到前人累積豐厚的醫療文化;此外文化局也特別規劃辦理「醫者、醫館、醫者町」--台灣基層醫療空間文化研討會,於5月6日(六)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博物館簡報室舉辦,邀請來自全臺各地醫療空間研究社群與專家學者們發表研究心得,一起探討在基層醫療體系之下人、空間和城市之間的關係;再加碼於5月7日(日)上午帶大家深入街區探訪美麗多元的老醫館建築,辦理「嘉義市老醫館走讀」活動,從順天堂醫院開始帶大家走進張進通與許世賢博士行醫的醫院空間,前監察院張博雅院長(同時也是張進通與許世賢博士的女兒)突然出現,幫大家簡單介紹順天堂醫院的歷史與幾個重要匾額的故事,讓學員們大呼幸運,希望透過展覽、研討會及走讀活動,讓大家看到疫後的嘉義很健康。

本週登場的研討會將以臺灣基層醫療的人、空間、場域活化以及城市特色保存再生為核心,邀請研究者、醫療關係人、社區推動者,共同分享研討問題與策略;希望能對臺灣近代的基層醫療空間文化有一基本認識,並進一步思考其再利用的策略,最終能以宏觀的角度觀照醫療空間文化於都市復興、社區健康的時代意義。市長黃敏惠提到,這次的研討會是委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蘇明修教授執行,蘇教授長期關注老醫館建築的修復在利用,從議題規劃可見其用心,其中更特別邀請到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以「社區醫師、健康社區與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」為題的演講,分享社區醫師如何在自己生活的社區,藉由自己的專業,促進社區「共存」、「共生」與「共榮」。

研討會內容豐富,包括「醫者」‐基層醫療人物的角色與時代性、「醫館」‐基層醫療空間的類型與特質及「醫者町」‐基層醫療空間的保存與活化三大論文發表主題,共12位發表人、11位與談人專家學者跟現場近60位參與者充分討論與交流。文化局盧怡君局長表示,此次於博物館展出之「《咱來看醫生》-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」,展期從3月25日至9月10日,同時推出多項教育推廣活動及深度講座,也可循著老醫館的線索,到嘉義市區探索。更多相關活動訊息請上博物館網站或臉書專頁查詢。

◎展覽
展覽名稱:「《咱來看醫生》-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」
時間:112年3月25(六)日至9月10日(日)上午9:00-下午5:00(周一休館)
地點:嘉義市立博物館1樓特展廳
◎研討會
研討會名稱:「醫者、醫館、醫者町」--台灣基層醫療空間文化研討會
時間:112年5月6日(六)上午9:00-下午5:00
地點:嘉義市立博物館1樓簡報室
◎走讀活動
活動名稱: 老醫館踏查-在地老醫館參訪
時間: 112年5月7(日)上午10:00-下午3:30
地點: 順天堂醫院集合(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32號)、中正路(二通)及成仁街(醫生街)
帶路人:郭盈良老師(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常務理事)

嘉博館網站:https://museum.chiayi.gov.tw
嘉博館臉書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ymmuseum
 
新聞聯繫窗口:
文化局博物館科/科長鄧倚欣 /手機0912-900185/05-2788225分機901
 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