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展品

>關於展覽 > 所有展品
  • 17

    肚兜

    早期的手工肚兜不只作工精細,還多了一絲溫情及祝福,一針一線都祈求著配...

  • 1949年(民國38年),國民政府撤退來臺,當時政府為了解決大量來自...

  • 1950年-1987年,高振興先生收藏

  • 這是收藏者結婚當時,伴隨自己嫁去夫家時的寶貝嫁妝,外型特殊,別有一番...

  • 「嚕啦啦,嚕啦啦,嚕啦嚕啦勒……」,水花濺起,母親輕柔地撫摸著嬰兒嬌...

  • 孝順獎狀至今在校園已不多見,學生時代常在假日分擔家務,協助父母推著運...

  • 1941年(昭和16年)的嘉義明信片裡可以看出當時嘉義已有知名景點,...

  • 1937年(昭和12年)9月23日,日治時期嘉義支局所發行介紹嘉義的...

  • 為嘉義市女詩人張李德和所編著。張李德和是個多才多藝的奇女子,以「詩、...

  • 為嘉義古典詩人賴柏舟,集其父的遺稿,再加入自己的作品所發行的作品集,...

  • 協安宮舊址稱為三角窗,建於清代,乃清代嘉義城內三角窗境居民所崇奉之主...

  • 碗型呈現貝殼形狀,以象牙白為底,碗底還有一隻鮮紅且生動的蝦,碗面上的...

  • 這是母親當年出嫁時的喜宴主桌上所使用的菜盤,特別具紀念價值。白色的盤...

  • 1960-1970年代(民國50-60年代),當時的臺灣環境衛生差、...

  • 清末時期,交趾陶為建築物的附屬裝飾,憑匠師就地捏製且使用簡易工具塑形...

  • 32

    刨刀

    隨著時代的進步,工業的快速發展,很多傳統工具已逐漸被時代所淘汰,被高...

1 2 3 4 5

嘉義百寶箱

肚兜
早期的手工肚兜不只作工精細,還多了一絲溫情及祝福,一針一線都祈求著配戴之人生活平安喜樂。四個不同顏色的肚兜,各自繡上不同的花色紋貌,也象徵把福氣繡進,祈求生活平安喜樂。臺灣肚兜通常先將紋樣繡於布片,再縫於肚兜上,裝飾安排上,紋樣多集中在下方口袋與緄邊。另外,早期肚兜男女老幼都會使用,在口袋部分有時會放置香料或藥材,可見肚兜還有香囊以及藥療的功能。
日治時期,王金雀小姐收藏

嘉義百寶箱

愛國獎券【23】
1949年(民國38年),國民政府撤退來臺,當時政府為了解決大量來自中國大陸各地軍民的經濟、民生、人口等問題,故透過愛國獎券的發行,吸引民眾購買公債。愛國獎券在臺灣的興旺,反映出當時臺灣經濟的快速成長
1950年-1987年,高振興先生收藏

嘉義百寶箱

愛國獎券【23】
1950年-1987年,高振興先生收藏

嘉義百寶箱

珠寶收納盒【25】
這是收藏者結婚當時,伴隨自己嫁去夫家時的寶貝嫁妝,外型特殊,別有一番風味。盒內可放珠寶、首飾、化妝品,每次打開它時,就會憶起當年「待嫁女兒心」對幸福的那份憧憬,依然如新,聽收藏者談起,還有一個連先生都不知道的小祕密,其實此收納盒還是一個藏私房錢的好去處呢!
日治時期,林秀如小姐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無銻類金屬鍍琺瑯花紋臉盆【26】
「嚕啦啦,嚕啦啦,嚕啦嚕啦勒……」,水花濺起,母親輕柔地撫摸著嬰兒嬌小的身軀,五指張開,安安穩穩地托捧著掌上明珠。小女孩在「植物節」呱呱落地,從此在父母細心照顧下「潔身自愛」彷彿「貴妃出浴」,最貼心私密的臉盆總是不離不棄,帶來清新的每一天。但曾幾何時,女娃長大後不再跟它親近,甚至忘了它的存在,更別提結婚搬離原生住處,注定被束諸高閣的命運。歲月無情留下斑斑繡跡,功成身退侷促一隅,直至偶然的某一日,發現花紋臉盆又在年邁母親手中出現,聽著母親絮絮叨叨訴說當年的點點滴滴,彷如隔世。感恩它當年的默默呵護,那一起陪伴的日子。
1950年,賴姮俐小姐收藏

嘉義百寶箱

垂楊國小孝順獎狀
孝順獎狀至今在校園已不多見,學生時代常在假日分擔家務,協助父母推著運送煤炭,百忙之中巧遇同學告知要返校,便直奔學校向老師道歉,老師沒有因此事責備,反而特別頒發了這張獎狀,予以褒揚鼓勵孝順之心,心裡特別感謝老師透過孝行獎的表揚傳遞行孝要及時,這件事一直到成年都還放在心裡。
1980年,陳紀杏小姐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嘉義明信片【27】
1941年(昭和16年)的嘉義明信片裡可以看出當時嘉義已有知名景點,有吳鳳廟、阿里山的雲海、歌舞伎座、雲的新高山、榮町通?、媽祖廟、嘉義神社及阿里山的神木明信片繪製。其中榮町通?即是今日的嘉義市的中山路,是當時最繁華的商業區,兩側林立的街燈,其街燈的樣式,主要為頭柱式,並裝設三個燈器,這種具古典美感的街燈樣式,為當時街道景觀所常見。另外嘉義神社即是位在嘉義公園裡,在1998年被核定為嘉義市市定古蹟,範圍包含齋館、社務所、手水舍、以及參道兩旁的石燈籠和高麗犬石雕等,而齋館與社務所經整修後於2001年開館使用並命名為「嘉義市史蹟資料館」。
1941年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躍進嘉義近郊大觀》【31】
1937年(昭和12年)9月23日,日治時期嘉義支局所發行介紹嘉義的刊物,其內容包含嘉義的沿革、位置、人口、名勝古蹟、教育、產業、工業、商業、市場、金融、會社、交通、衛生、觀光等,內容詳細頗具代表。
日治時期,高振興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《琳瑯山閣喜慶集》詩集
為嘉義市女詩人張李德和所編著。張李德和是個多才多藝的奇女子,以「詩、書、畫」三絕著稱,在藝術上表現精湛。詩集方面以政治詩以及婦女詩為主要作品,凸顯她相較同時代其他女子與眾不同之處。
1893年-1972年,高基榮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《淡香園吟草》詩集
為嘉義古典詩人賴柏舟,集其父的遺稿,再加入自己的作品所發行的作品集,當中有賴雨若、賴惠川、林玉書、李德和等友人的題詞。他的作品以近體詩為主,雅擅揮毫,為閒詠之作。
1960年代,高基榮先生收藏

嘉義百寶箱

協安宮三角窗服飾
協安宮舊址稱為三角窗,建於清代,乃清代嘉義城內三角窗境居民所崇奉之主要廟宇,主祀天上聖母,此服飾為當時廟會活動所穿的服飾。於1906年(明治39年)嘉義大地震時毀損,更在皇民化時期遭拆除,神像移居民宅。戰後,由信徒於原址重建,嘉邑協安宮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華南里文昌街一帶,是1966年(民國55年)重建後之樣貌。
1966年,高基榮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日治食器
碗型呈現貝殼形狀,以象牙白為底,碗底還有一隻鮮紅且生動的蝦,碗面上的一抹藏青溢入碗內就像是沖上沙灘上的海浪。背面寫有「嘉義市?前(今嘉義火車站)六通?自轉車特約販賣店,電話一○五六番」的字樣。碗型特別精緻,雖是日治時期販售腳踏車店的紀念品,但從碗底的文字可看出嘉義的時代背景和當時的電話號碼字樣。
日治時期,高基榮先生

嘉義百寶箱

陶瓷盤
這是母親當年出嫁時的喜宴主桌上所使用的菜盤,特別具紀念價值。白色的盤底,邊緣鑲嵌著金邊,兩條黑鯉魚襯托出紅鯉魚的嬌俏,象徵著年年有餘,喜氣洋洋。當時盛裝著喜宴的豪華饗宴上桌,賓客吃到快見碗底時,突然喜見露出碗底的鯉魚們,大家在喜宴上趕緊應聲說句「好吉利!」,聽在身穿白紗的母親耳裡,笑得比花還燦爛。直到現在,母親拿起陶瓷盤,憶想著當年的情景,一股暖意還是會湧上心頭。
1920年-1950年,林秀如小姐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環境衛生用具
1960-1970年代(民國50-60年代),當時的臺灣環境衛生差、蚊蟲多,此物作為防蚊蟲用具,用法是把藥水倒入噴霧器圓形筒內,即可手持加壓噴霧殺蚊蟲。後來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漸漸被蚊香替代了。
1960年-1970年,高振興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交趾陶器具【38】
清末時期,交趾陶為建築物的附屬裝飾,憑匠師就地捏製且使用簡易工具塑形。現今交趾陶創作的題材更為多元,造型精細且繁複。藝師可依照塑形的需求,自行研製工具,以完成自己心目中的作品。這套製作交趾陶的工具是傳承自父親,代表著傳統與創新、新與舊的結合,交趾陶創新設計既可保留交趾陶色澤之美延續傳統,又可以巧妙的運用工藝的技巧,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交趾陶,不再有距離感。
現代,呂皇澄先生收藏
?

嘉義百寶箱

刨刀
隨著時代的進步,工業的快速發展,很多傳統工具已逐漸被時代所淘汰,被高效便捷的電動工具所替代,而「刨刀」或許還能在老木匠手中見到。刨刀的作用是用來刨直、削薄、出光、作平物面的木工常用工具,在過去老木匠必定人手一把,所製作品特別能呈現出手工磨製的時光痕跡。
1913年至1927年,官建安先生收藏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