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時光機

>關於展覽 > > 嘉義時光機
  • 蛇腹相機是透過一段不透光可折疊伸縮的管道,用來調整控制成像的遠近。1...

  • 38間商店以人工手繪,共同印刷的大型廣告宣傳單,藉此介紹各店特色。此...

  • 是否勾起你在香腸攤為了香腸奮力拼搏的鬥志?小鋼珠台上有無數的洞口,跟...

  • 不論時光如何推移,日治到現代,那塊晶瑩剔透的大冰塊在機器轉動下,落下...

  • 此為當時新港飴在日治時期的包裝,嘉義飴現在又稱「新港飴」,有各種不同...

  • 「福美珍」成立於1962年(民國51年),至今依舊屹立在嘉義市西榮街...

  • 臺灣在過去物資不如現代充裕,零食餅乾的包裝樣式也不若現在花俏多元。鐵...

  • 一看到百香果,就令人馬上聯想那酸甘甜的好滋味,但你知道嗎?以前百香果...

  • 設立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「金泉興醬園」,當年的創始人洪羅漢,在業界有...

  • 「柴米油鹽醬醋茶」,此古老諺語顯現出「鹽」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,但在日...

  • 27

    錢櫃

    此件錢櫃是由8片臺灣紅檜板材組製而成,放置時以磚石墊高防潮。內部抽屜...

  • 在國小教室裡的宣言看起來不起眼,卻給予心靈上的教導,是我們童年校園時...

  • 徐德欽(1853年至1889年,清咸豐3年至清光緒15年)光緒年間由...

  • 1970年代,嘉義市大同國民小學收藏 △插畫故事牌-12 在過去手機...

  • 收藏者整理過去演出經歷時,找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,這是1999...

1 2

嘉義時光機

蛇腹相機
蛇腹相機是透過一段不透光可折疊伸縮的管道,用來調整控制成像的遠近。1901年(明治34年),在臺中開設第一座由臺灣人開的照相館,到1930年代後,從日本留學回來的臺灣人對於照相機相當有興趣,攝影技術也於此時期進入臺灣,民間各地的商業寫真館開始出現。在嘉義就會聯想到玉山山脈,在嘉義老一輩的人說到玉山攝影,就會提起那位花大半生時間攀登玉山,為它留下四季變化萬千的風情「新高伯」方慶綿,熱愛山林的他,用影像記錄東亞第一高峰,一生登上玉山次數高達三千餘次,同時見證阿里山林場的興衰成敗。
日治時期,官建安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民國67年嘉義市工商廣告單
38間商店以人工手繪,共同印刷的大型廣告宣傳單,藉此介紹各店特色。此外,還有黃色套版印刷的年曆。版面中間有市區街道圖,以紅色箭頭標示車輛方向,顯示當時已有單行道設計;同時也可以看到「嘉義地區電話自67年1月底後,電話號碼前一律加2,原號12345變為212345」的更改啟示。這張廣告單紀錄了當時嘉義工商與環境的面貌。
1978年,孫慶鴻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彈珠檯
是否勾起你在香腸攤為了香腸奮力拼搏的鬥志?小鋼珠台上有無數的洞口,跟老闆比大小的決勝點就在鋼珠掉入洞口的那刻…爽啦!香腸到手!
1980年代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刨冰機
不論時光如何推移,日治到現代,那塊晶瑩剔透的大冰塊在機器轉動下,落下無數細碎的雪花,許是夏天送給我們的禮物。看到了刨冰機,有沒有衝動想要轉動把手,來上一碗刨冰了呢?
1970年代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嘉義飴包裝盒
此為當時新港飴在日治時期的包裝,嘉義飴現在又稱「新港飴」,有各種不同的口味,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,都是嘉義赫赫有名的傳統小吃,來嘉義,一定記得要順道帶上幾包,分送給親朋好友品嚐美味!
日治時期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福美珍蘋果酥包裝
「福美珍」成立於1962年(民國51年),至今依舊屹立在嘉義市西榮街上,販售烘焙食品原料。現今已鮮少看見「蘋果酥」這類零食,在早期若能得到一包,如獲珍寶,但年代久遠,如今也只能看著包裝望梅止渴了。
1960年代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榮豐食品飛雅特餅乾包裝鐵盒
臺灣在過去物資不如現代充裕,零食餅乾的包裝樣式也不若現在花俏多元。鐵盒適宜易受潮食品的保存,不僅排列整齊的餅乾不易碎裂,同時也能保持酥脆,在當時能擁有鐵盒盛裝的餅乾,可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感呢!
1960年代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百香果原汁鐵桶
一看到百香果,就令人馬上聯想那酸甘甜的好滋味,但你知道嗎?以前百香果可不叫「百香果」,百香果一開始傳入的名稱為「西番果」、「時計果」。到了1960年代,當時的台鳳公司用這種果實製成果汁,並以「百香果汁」為名上市,因此百香果的名字就被沿用至今了。
1960年代,郭哲雄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金泉興招牌
設立於日治時期明治年間的「金泉興醬園」,當年的創始人洪羅漢,在業界有「醬油羅漢」之美名,其製作的醬油與蔭油、醬菜製品,品質名揚全臺。後來到了1995年(民國84年),當時的第三代傳人洪木老先生,有鑑於工廠機械製造的醬油成本較為低廉,才決定關場歇業,讓小型醬油廠走入歷史,而這塊招牌也見證了手工與傳統醬油、醬菜系列製品的興衰。
1958年,洪麗芳小姐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鹽牌照
「柴米油鹽醬醋茶」,此古老諺語顯現出「鹽」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,但在日治時期賣鹽可是要有牌照的!因為專賣制度得以讓當時政府控管商業行為,不像現在可以隨處買賣,所以掛著這塊牌照的店家以前可是專賣店呢!
日治時期,官建安先生收藏
?

嘉義時光機

錢櫃
此件錢櫃是由8片臺灣紅檜板材組製而成,放置時以磚石墊高防潮。內部抽屜共有10個之多,面板挖一直孔,便於投錢於其內。為了預防竊盜,面板有大鐵扣可加鎖頭,夜晚也可做為伙計歇息之所。
日治時期,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典藏
?

嘉義時光機

精神標語
在國小教室裡的宣言看起來不起眼,卻給予心靈上的教導,是我們童年校園時光的共同記憶。
1970年代,高振興先生收藏

嘉義時光機

徐德欽進士牌【64】
徐德欽(1853年至1889年,清咸豐3年至清光緒15年)光緒年間由斗南移居嘉義,詩文造詣甚佳,時人稱其「詩、古文、詞、卓然自成一家」,著有《荊花書屋詩文集》一書。致力於教育事業,對於嘉義的文化發展有莫大的貢獻。執事牌通常為長方形的木牌,下有木柄可以拿取,刻在木牌上的通常是廟名或是功名;此執事牌只為徐德欽所用。
1886年,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典藏
?

嘉義時光機

投幣電話【66】
1970年代,嘉義市大同國民小學收藏 △插畫故事牌-12 在過去手機還不普及的年代,出門在外想打個電話,必須要準備充足零錢。隨著通話時間拉長,零錢一塊一塊的減少,直到最後一個提示聲提醒該再次投幣,這時若零錢不夠,也只能長話短說了。有時遇上部隊收假或是學生宿舍寢室閉門,投幣電話前也經常大排長龍,有耐心等待的、不耐煩直跺腳的,更有霸佔電話捨不得放手的,那時候通話雖不若今日便利,卻不禁懷念當時拿起厚實話筒投幣撥號的樂趣。
?

嘉義時光機

音樂會節目單
收藏者整理過去演出經歷時,找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出,這是1999年(民國88年)2月28日在嘉義市文化中心演出的節目單,為了這場音樂會,與老師同學們組成「福爾摩沙之愛交響樂團」,演出整場蕭泰然老師的作品。
1999年,楊蕙瑄小姐收藏
?